您的位置:首页>髓文化


中华髓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的竞合斗争之中,通过不断的劳动与实践,逐渐发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生命的规律。祖先们运用这种发现去支配自然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强壮身体,延长寿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而髓养生就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髓养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并伴随着中华养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中医自古就讲“髓满身自健而去疾神畅,髓空精自竭而血败脑空”。认为髓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统领着人体其它系统的运转。有充养骨骼、补脑、生血等作用,属奇恒之腑。


岐黄时期(约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神(脑)是生命活动的统领: 

4500多年前的岐黄时期(岐伯和黄帝),人们就认识到“神”(也就是脑髓)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起着统帅和协调作用,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且“神”与气血和脏腑密切相关。气血是化生精神的物质基础,气血充盈,则神志精明,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

《黄帝内经》以人体结构、机能联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解释人体生理、病理,阐述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促进作用,被称为“医之始祖”。

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后世先哲从未停止对髓养生理论的研究。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先秦历经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出现了道家、儒家、杂家等诸子论述。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和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思想和观点。中华髓养生文化也是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得以发展演进。


汉唐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07年)

《海论》是《黄帝内经》的一篇章,集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

“海”,是百川汇聚之所,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水分之源。本篇以海为比喻,指出脑中充满髓液,所以脑为髓的“海”。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意思是说:若髓海邪气有余,动作就会表现为过于轻快有力,行动无度;若髓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眩、耳鸣、目眩、腿酸软无力、目盲,周身懈怠懒动,常欲安卧等症状。这里的髓海,指的就是脑髓。

在《黄帝内经》的《灵枢》部分,即《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篇提到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五谷的津液,和合而成为脂膏,向内渗灌于骨孔,上行补益脑髓,向下流于生殖器。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流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流泄过度使其阴虚,虚则发生腰背疼痛、胫部酸软。第一次在医学著作中明确了后天饮食精华可以补髓的理论。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进一步指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血如故。”

  到了东汉时期,“神医”华佗在彭祖导引术基础上,创立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鹤戏等五禽戏,具有锻炼筋骨,养精益髓的作用。

  唐代著名医学家、饮食家孟诜,其所著作的《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食疗本草》首次提出药补不如食补,尤以动物脏器疗法最为引人注目。

  自宋朝开始,中国医药学学者就用动物的各种脏器治疗疾患,如用猪肝治夜盲症)、羊篇(甲状腺)治甲状腺肿、紫河车(胎盘)作强壮剂、羚羊角治中风、猪羊脑治偏瘫等,后来将动物内脏制成适当的制剂或提取物、浸出液,用于治疗疾病;或者切取一部分动物内脏掩埋于患者体内,显现疗效,这可能是内分泌治疗的开端,也是“以形补形、以髓补髓”理论在中国医药学上的实践。

 随着近代医药科学的进展,对各种激素、维生素的化学本质、分子结构己经搞清,原先的脏器疗法已为动物组织提取物或人工合成制剂所取代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实者勇悍。若其腑脏有病,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不仅指出了“髓空精自竭,血败脑空”的理论,更是明确提出“人的脏腑器官所产生的各种疾病均源自于髓”的医学论断。

 在此基础上,孙思邈首次提出“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明确指出“骨髓可以补精髓、壮筋骨,延年益寿。”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医术精湛、擅长药理,被后世誉为医圣,他所编写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创立“以骨入骨,以髓补髓”的理论.并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动物髓(脑髓、脊髓、骨髓),性甘,入肾经,具有补阴养髓的功效。”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精究岐黄(岐伯和黄帝),医术精深,特别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所编著的《医林改错》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王清任被西方医学界称为中国近代解剖学家。

王清任提出“掌管人记忆、智慧和生理活动的器官,是脑髓而非心”。并第一次正式给脑髓做了定义:《医林改错·脑髓说》提到:“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当今时代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很多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对导引、调气、咽津、存想、针灸、推拿、药物、食疗、情志、音乐等传统养生方法作用机制的多方面研究;对抗衰老、抗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从免疫、脑科学等领域,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层次的研究等,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血症”范畴,本病是由于骨髓造血机能逐步衰竭或部分停滞所引起的一种进行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等。————宋彩岩,出版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

 老年性痴呆多为年老体虚,五脏疲惫,肾阴亏乏,精血不足,心肾不足,髓海空虚,脑脉失养所为,故步入花甲之年后,应注意养阴益肾,填精补髓,以改善记忆,增强智能...... ———— 胡献国《养生大世界》2003(9):33-33

脑是精气神汇注之脏,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脑髓之源滥觞与肾,脑之功能赖肾中精气温煦。————李国菁、王行宽 出版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9(2)

“髓”可分为脑髓、脊髓、骨髓等,诸髓密切相关,同源于肾精,同属于髓海,构成了泛髓关系。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已发现,在脑部发生病变的前后或同时,其他髓也可能发生病变,也就是三髓之间一损俱损。————刘伟 ,张国丽 王新陆 出版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0 (7) :993-996